一句话引爆市场,动力电池回收是真风口还是伪命题?
2022-07-25 10:14:06
上周五,来自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一句话引爆了市场情绪,当日电池回收全天领涨。个股方面,超越科技、迪生力、天奇股份涨停,格林美等跟涨。
消息面上,就在21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出,矿产资源并非产业发展的瓶颈。
曾毓群表示,“电池不同于石油,石油用了后就没有了,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以我们的邦普为例,对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的回收利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
据悉,他提及的“邦普”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宁德时代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2.87%,主营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能量回收系统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不过,曾毓群提及的上述两个回收利用率数字引发天齐锂业“呛声”。
7月22日,天齐锂业投资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在锂电池中,锂回收理论上可以,在商业应用上还达不到大规模回收再利用。对于曾毓群锂的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的说法,其认为“实验室应该能做到,但是商业上我个人还没见过”。
对此,宁德时代则颇为自信地隔空回应,“欢迎到广东邦普看先进量产技术”。
现在,广东邦普动力电池回收的高回收率真实效果还有待观察,但当前板块大涨逻辑是否会被证伪呢?
|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混乱的市场格局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暴涨,部分锂电材料的价格涨幅已超过8倍,给产业链中下游构成一定压力,导致下游车企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新能源汽车掀起了多轮“涨价潮”。
这种情况下,“抢矿潮”更是一浪又比一浪高。但即便上游疯狂扩产,短期锂资源供给偏紧的格局却并未改变。
于是,动力电池回收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预计,未来5年,动力电池平均每年退役约20-30GWh/16万吨;预计到2026年,累计退役量超142.2GWh/92.6万吨。2022-2026年,TOP10企业累计退役量将达90GWh,宁德时代累计退役量将超44GWh。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成为最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是毋容置疑的,这巨大的想象空间使得玩家趋之若鹜。
仅近两个月来,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动向,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布局。
6月8日,天奇股份公告与海通恒信融资租赁合作,共同打造锂电池回收再生利用闭环产业链;6月1日,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称,将使用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和10万吨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
更早的5月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也纷纷宣布入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但需注意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乃至现在,正规军不敌“野路子”的现象都仍在持续。市场端反馈的情况显示,通过正规网点回收的动力电池只占20%左右。
总的来看,虽然回收利用产业前景广阔,但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诸多问题待完善。所以市场大涨逻辑不会证伪,但短期行情延续性或并不强。
|海叔看市:控制好仓位,多看少动
回顾近期市场走势,在没有出现明显利空的情况下市场不时调整,这更多的是反转后的回调整理期。既是对短期涨幅的消化,同时也为延续上行趋势蓄势,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此外,在国内经济恢复的背景下,依旧看好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就当前来看,短期调整或还将持续,建议控制好仓位,多看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