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和MLF降息是个很大的利好
2022-08-15 14:36:41
今日,MLF利率由2.85%降至2.75%,降了10bp;OMO利率由2.10%降至2.00%,也降了10bp。这对于实体经济以及支柱性产业而言无疑是个很大的利好,也让我们对于信贷多增的信心更坚定了。
当前,OMO和MLF利率分别为我国的短期和中期政策利率,其构成了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央行通过OMO和MLF利率释放货币政策信号、通过OMO和MLF操作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影响市场基准利率,并最终影响至贷款等金融市场产品的利率。比如说,LPR是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是在MLF利率基础上按照市场化方式加点形成的,再通过银行运用LPR定价影响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共同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我们预计,8月22日所报出的1Y和5Y以上两个期限的LPR都较有可能小幅下行,这有利于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不难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强,或说是信贷增长对于货币政策非常敏感。比如说,今年1月政策利率降息,1月的新增信贷就形成了有史以来单月最大值;今年5月LPR降息,5月新增信贷便一举扭转了4月大幅少增的“颓势”变为了多增。8月份OMO降了10bp、MLF也降了10bp、LPR很有可能随之下行,此时对8月的信贷增长理应是“坚定看多”的。
但对债券市场来讲,这可能不是个太大的利好,因为OMO、MLF降息所内含的利好已经在前期的DR、CD等资金利率中体现了。降息后的OMO利率为2.0%,而前段时间DR007已处于1.4%以下了,我们真的能指望DR还能长期大幅下行么?4月初以来债券市场收益率普遍降低了不少,特别是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几乎被极度压缩。众所周知,收益率降低的估值基础是“资产荒”,或说是“资金多”。(注:“资产荒”和“资金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过去的这段时间是这样的,但未来收益率还能再下多少?要是8月份信贷超预期后,上述基础出现松动或是反转了呢?我们认为,获利后宜早做规划。
应该说,未来7D、1Y等中短期的市场基准利率的适时稳健上行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且,我们相信时间不会来得太晚。事实上,2020年那轮DR007的稳健下行始于2月初,在4月末的时候便已筑底回升了;今年这次轮始于4月初,当前已是8月中旬,在时间长度上已超过了上一轮。从M2余额增速的恢复幅度上似乎也是类似的。20年4月相较于受疫情影响前的19年12月M2余额增速提高了2.4个百分点,22年7月相较于受疫情影响前的2月提高了2.8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未来DR007的恢复会是稳健的、有间歇的、充分考虑市场情绪的,但从中长期看最终其必将回到OMO利率附近。部分投资者认为,未来DR007不会再围绕OMO利率为中枢波动了。这个观点值得商榷。我国央行将OMO、MLF利率作为政策利率并以此为操作目标,并引导DR等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并向其他市场利率传导。如果真的像那部分投资者所臆测的,未来DR和OMO利率长期大幅分离且互不相干,那么政策利率和操作目标的意义何在?
风险提示
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