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止跌!恒生科指涨超2%,科技股集体回暖,港股后市怎么走?机构们这样看
2022-09-20 13:58:24
继昨日港股三大指数刷新近日低位之后,今天反弹来了。
截止发稿,恒生科技指数涨2.76%报3883点,国企指数、恒生指数均涨超1%。
科技股集体回暖,携程、网易涨超4%,京东、美团涨超3%,阿里、百度、腾讯、哔哩哔哩、快手等集体跟涨。
盘面上,新能源汽车股大反弹,小鹏汽车大涨超9%,理想汽车、蔚来涨超5%。濠赌股板块拉升领涨,特斯拉概念股走强,猪肉概念股、手游股、半导体股、煤炭股、黄金等有色金属股齐涨。
中概股审计来了
此前8月底,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监管机构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
文中提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22年8月26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并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另外,美国证监会当天也发布的声明显示,PCAOB工作人员将于9月中旬在香港开展工作。
其中合作协议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一是确立对等原则。协议条款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中美双方均可依据法定职责,对另一方辖区内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被请求方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提供充分协助。二是明确合作范围。合作协议范围包括协助对方开展对相关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其中,中方提供协助的范围也涉及部分为中概股提供审计服务、且审计底稿存放在内地的香港事务所。三是明确协作方式。双方将提前就检查和调查活动计划进行沟通协调,美方须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问询。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6日的报道,SEC主席加里·根斯勒披露,美国PCAOB的工作人员于9月19日开始检查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审计底稿。据悉,整个过程需要8到10周,或在2022年12月初得出检查结果。
对于中概股的审计,证监会在8月底也曾指出,中美双方将根据合作协议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日常检查与调查活动,并对合作效果作出客观评估。如果后续合作可以满足各自的监管需求,则有望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从而避免自美被动退市。
而在中美达成协议后,高盛认为中概股退市的机率由3月的95%降至50%,若退市风险完全消除,或会带动中概股的市盈率提高11%。
超级央行周来袭
美联储加息箭在弦上
另一方面,随着本周超级央行周全球加息竞赛的到来,议息会议的密集铺开,也令市场神经时刻紧绷。
最为瞩目的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将于美东时间9月21日(本周三)召开,美联储进入缄默期。上周美国公布的8月通胀数据再超预期,叠加持续强劲的新增非农就业与缄默期前美联储释放的鹰派信号,加息预期在不断升温。
而市场焦点则是美联储加息“75还是100个基点”。
据最新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投资者预计9月加息75基点的可能性为85%,加息100基点的可能性为15%。在上月通胀数据公布后,包括野村在内的多家机构预计本月美联储或将加息100基点。
与此同时,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也支持加息100基点。萨默斯表示,CPI报告证实了美国存在严重的通胀问题,如果利率不接近4%,通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高盛经济学家Jan Hatzius团队认为,从现在到2023年底,美联储将再加息四次,然后将利率维持在4.25%至4.50%的区间,直到2024年。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加息75个基点。这与几个月前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多数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只会以这个幅度加息两次。并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和12月再次加息50个基点,然后在2023年以更小幅度加息一次,2024年降息一次。
而美联储加息会一定程度上加速资金回流美国的倾向,对于港股会存在一定的整体影响。有市场分析表示,美联储加息是对港股走势造成影响的重要变量之一,实际上从通胀的拐点来看,今年年底或明年,大概率会看到整个加息缩表周期的结束;同时由于经济数据等各种指标的衰退,有可能重新开启新一轮的货币宽松周期。那个时候港股会迎来不错的资金支撑,同时股价表现也会有相对很好的预期。短期港股可能还处在底部震荡的阶段,也是逢低布局优质股票的好时候。
机构如何看港股后市?
当下的港股市场又接近历史性的估值低位,未来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光大证券预计港股科技板块仍将维持低位震荡,建议关注业绩修复确定性强的头部互联网公司。港股科技板块调整受四重因素叠加影响,市场情绪修复仍需要时间。
展望四季度,内部环境有望边际优化,外部环境依然承压:1)基本面角度,港股科技板块Q2处于业绩底部;2)中概股方面,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并没有完全消除中概股退市风险;3)海外政策方面,海外政治风险事件未来可能还会出现;4)国内政策方面,平台经济政策暖风频吹,关注二十大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相关表述。
短期来看,利空因素仍未完全消化,预计板块估值仍将维持低位震荡,建议把握估值扰动下的结构性行情:1)业绩修复确定性强的头部互联网公司;2)关注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机会。
日前,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海外是一个大变局期,也是一个滞胀期。今年以来的调整已经将A股和港股都打到了中长期的底部区域,应该更加用结构性的思维去找到战略性的机遇。风光核氢、新能源车,以及以半导体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数字经济,都将是中长期成长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