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要“嗨”?科创板做市交易今日启动
2022-10-31 09:08:06
今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批科创板做市商将正式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这也是境内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业务。
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
此前的10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科创板做市借券业务细则》,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科创板做市借券业务旨在促进做市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积极拓展做市业务券源,保障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顺利开展。
上交所表示,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科创板市场建设而言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对于深化改革而言是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又一有益实践。
后续,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持续做好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各项保障工作,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此前,为了保障做市交易的顺利进行,29日上午,上交所组织14家做市商开展了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通关测试。这是科创板做市业务正式上线前最后一次全方位测试。
测试中,14家做市商报价积极,对选择的股票均有有效报价。测试结果完全符合预期。竞价交易测试从9时15分开始,至11时30分结束。其中包含两次集合竞价(开盘、收盘),以及两个交易时段,模拟了生产环境交易的全流程。
据参与测试的做市商介绍,本次测试对柜台系统、风控系统、交易所交易监管等系统均进行了全面测试。演练和测试情况十分顺利。
首批做市交易涉及42只股票
对于资本市场的新尝试,一切还是以“防风险”为主。因而做市标的的选择,做市商较为慎重,首批选择数量在2只至5只不等。其中,5家做市商首批选择5只,另外有3家做市商首批仅选择2只。
从42只做市标的整体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公司数量较多,分别为18只、9只和8只。
从业绩来看,截至10月30日18时,除了中芯国际,其余41家公司均已发布三季报,29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70.73%,其中,普源精电等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
关注综合实力更强的龙头券商
今年以来,由于资本市场整体表现较差,券商版块也是一路下跌,虽偶尔有所表现,但整体持股体验较差。
券商板块股价走势
基本面上,前三季度,证券行业整体业绩承压,分化持续显现,41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10.38亿元,同比下降21.03%;合计实现净利润1021.25亿元,同比下降31.2%。仅2家券商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家业绩亏损。从五大主营业务来看,投行业务实现正增长,自营业务成券商业绩最大拖累,经纪业务受市场影响也表现不佳。
平安证券认为,股票做市对券商的资本和库存股均有较高要求,此次借券细则的落地,丰富了做市业务券源供给,缓解券商做市业务带来的资本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出借人盘活股票资产、增加长期持有股票收益,提高市场流动性。同时,随着配套规则的不断完善,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正式拉开帷幕。借鉴高盛等海外大型投行经验,做市业务对增厚和平滑券商资本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以科创板为契机,国内券商做市商业务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加速由方向性投资向做市、衍生品等代客业务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