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5737679

服务热线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十问十答

2022-12-16 09:32:21

投资要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通过十问十答,我们对规划纲要详细解读如下:

问题1:规划纲要具体是一份什么文件?——贯彻落实顶层决策关于扩大内需战略部署的具体工作规划,扩大内需战略将进入到加力落地推进阶段。

问题2:为什么重视扩大内需?——包括消费、投资在内的国内需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基本盘;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扩大内需是稳定发展的长久之道。

题3:为什么这个时间点出台规划纲要?——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当前正是相关规划部署的落实落地期;外需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防疫优化之际,政策牵引内需释放此时正值当时。

问题4:扩大内需的落脚点在哪里?——落脚重点在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同时区域发展、供给牵引、市场循环、改革开放、促进平均、巩固安全、政策保障方面联合发力,全方位激发内需动能充分释放。

问题5:全面促进消费亮点有哪些?——1)提升传统消费亮点:智慧交通,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家庭装修,智能家电,免税业等。2)发展服务消费亮点:度假休闲旅游,养老服务,中药,在线健身,线上赛事,冰雪运动,家政服务等。3)培育新型消费亮点:智慧新零售业态,线上学习、诊疗、文娱、办公,共享经济等。4)倡导绿色低碳消费亮点:节能低碳建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城市绿化等。

问题6:拓展投资空间亮点有哪些?——1)支持制造业投资亮点:先进制造,技术改造等。2)推进补短板投资亮点: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节水基础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生态环保设施等。3)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亮点: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

题7:哪些领域部署力度比较大?——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问题8:哪些区域被重点提及?——1)海南,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自由贸易港。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问题9:其他重要部署或者提法?——1)房地产领域,继续强调“房住不炒”。2)新型城镇化领域,特大城市瘦身,县城是主要载体。3)农村土地领域,激发农村土地权利的活力。4)对外开放领域,开放重点向“一带一路”、亚洲周边倾斜。5)共同富裕领域,低收入者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高收入。

问题10:宏观政策怎么配合?——1)财政补贴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2)政府资金发挥引导作用。3)强化宏观政策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支持。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海外政策超预期变化风险。







正文






问题1:规划纲要具体是一份什么文件?




答:《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是在前期“十四五”规划部署“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部署“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前期顶层决策关于扩大内需重要部署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扩大内需战略的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部署;后续各区域各领域各部门将会按照规划纲要,推动落实扩大内需各项工作;同时规划纲要还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定期编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策”。规划纲要出台也意味着扩大内需战略从规划部署安排进入到加快落地推进各项工作阶段。




问题2:为什么重视扩大内需?




答:(1)从过去10余年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保持在50%以上(2021年为54.45%),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连续多年超过60%(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5.3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5.43%);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保持在40%以上(2021年为42.96%),资本形成总额是对GDP增长的拉动常年保持在1.5个百分点以上;包括消费、投资在内的国内需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基本盘。(2)从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持续演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确定性增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长久之道。




问题3:为什么这个时间点出台规划纲要?




答:(1)从政策节奏看,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已经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做出了相关部署,2022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进一步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内需的顶层战略指引已经十分清晰,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当前正是相关规划部署的落实落地期。(2)从经济形势看,一方面是海外通胀高位运行,美联储连续高强度加息,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四季度以来我国出口下行也有所加速,外需压力加大之际,需要内需接力;另外一方面是四季度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也给内需恢复与释放提供了环境基础,政策牵引内需释放当前正值当时。




问题4:扩大内需的落脚点在哪里?




答:扩大内需的落脚重点在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同时区域发展、供给牵引、市场循环、改革开放、促进平均、巩固安全、政策保障方面联合发力,全方位激发内需动能充分释放。规划纲要在具体工作方面,先是重点部署“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以及“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直接发力内需的两大组成部分——消费和投资。(1)促进消费的发力点包括:提升衣食住行等传统消费;发展文化、旅游、养老、育幼、健康、教育、体育、家政、社区等服务消费;加快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共享经济、社交电商、直播等新型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2)拓展投资的发力点包括: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物流、民生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系统布局信息、网联、创新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此外规划纲要还着力部署了:1)以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2)以新产业新产品、传统产业升级、高标准质量建设提高供给质量,更好满足内需;3)以要素市场化配置、公平统一市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市场循环和供需衔接;4)以消费投融资相关体制机制改革、营商环境优化、外需促进内需等举措,增强内需动能;5)以优化收入分配、推进共同富裕,植厚内需发展潜力;6)以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应急保障等方面的安全,夯实内需发展基础;7)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组织协调、强化政策配合、加大宣传等,保障扩大内需实施。




问题5:全面促进消费的亮点在哪里?




答:(1)提升传统消费的亮点有:释放出行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加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促进免税业发展。(2)发展服务消费的亮点有: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药事业,积极发展个性就医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3)培育新型消费的亮点有: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做强做优线上学习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深入发展在线文娱,支持便捷化线上办公,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4)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的亮点有: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问题6:拓展投资空间的亮点在哪里?




答:(1)支持制造业投资的亮点有: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2)推进补短板投资的亮点有: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加强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环保设施。(3)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亮点有: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问题7:哪些领域部署力度比较大?




答:规划纲要全文提及“大力”发展的领域有5个,包括:1)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2)大力发展智慧交通;3)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4)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5)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及“加强”建设且能够对应到基础设施投资的领域有14个,包括:1)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2)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3)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4)加强航空网络建设;5)加强节水基础设施建设;6)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8)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等设施建设;9)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10)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11)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12)加强粮食、棉、糖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13)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14)加强陆海油气开发。




问题8:哪些区域被重点提及?




答:(1)海南(有2处提及)——“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2)成渝经济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建设”。在规划纲要关于新型城镇化整体要求“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的原则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规划纲要在部署“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方面唯一提及且支持发展的城市群。




问题9:还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部署或者提法?




答:(1)房地产领域——继续强调“房住不炒”。规划纲要在部署“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方面,继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与二十大报告的部署定调也保持一致。(2)新型城镇化领域——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县城是主要载体。规划纲要在部署以新型城镇化建设释放内需潜能方面,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出“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也预示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求大求扩”,而是聚焦县域经济发展“求精求美”。(3)农村土地领域——激发农村土地权利的活力。规划纲要在部署“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提出“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4)对外开放——开放重点向“一带一路”和亚洲周边地区倾斜。规划纲要在部署“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方面,提出“支持各地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先导示范效应,打造面向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沿边开放合作门户”,或也意味着以扩大开放促进内需的重点区域,主要向“一带一路”、亚洲周边区域有所倾斜。(5)共同富裕——低收入者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高收入的更加细节的部署。促进低收入者增收的方式是“增加劳动者劳动收入”,“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方面鼓励“勤劳致富”。调节高收入方面提出“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




问题10:宏观政策怎么配合?




答:(1)财政政策补贴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规划纲要提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此前相关政策已经在深圳试点,2022年10月2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发挥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作用,推动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考虑深圳人口持续净流入对住房的需求,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补助,加大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2)政府资金发挥引导作用。规划纲要在部署“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方面,提出“完善支持政策,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3)强化宏观政策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支持。规划纲要部署“着力发挥规划纲要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政策合力。”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海外政策超预期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