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5737679

服务热线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空前跃升

2024-09-10 20:08:59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探寻出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大幅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口中公交车背着大气包到处跑,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真实写照。在百废待兴、百业凋敝的境地中,我国坚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时至今日,我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油气田,而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油气勘探难题,2023年我国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创历史新高。

不仅是油气产品,几十年来,在创新驱动下,各种工业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我国的产业链中。

在上个月闭幕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新一代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进行了激情演讲。这个身高1.65米、体重60公斤的机器人有着黑色的脸庞,银白色的身躯,它是由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制造,走路时可以自然摆臂,单臂负重达到5公斤,不仅会端茶倒水实现服务功能,还能完成高精度工业作业。

中心算法模块负责人崔瑜翔:在打螺丝以及轴孔装配任务上都实现了比较好的工业应用,尤其是在轴孔装配任务上,可以实现小于0.1毫米的轴孔装配容差,它能够在一个小时的训练后,达到99.99%的成功率。

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评价,我国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列全球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份额30%左右,成为驱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王昌林:我国建立了最为齐全的产业体系,高铁领先全球,汽车、飞机、航空、航天等等发生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用7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来的这种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进步非常明显。

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调整,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居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消费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到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9218元,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1956年实际增长36倍。

在湖北武汉某餐厅,一边吃饭还可以欣赏演出,不仅如此,在餐厅的服饰间里还有三百多套汉服可以免费为食客提供。消费者杨宇豪告诉记者,整个餐厅一座难求。

杨宇豪:吃饭这个事情现在可能不只是饱个肚子,边吃边看表演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享受了,还蛮吸引人的。

近十年来,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脚步加快,2023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2%,比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经济总量来看,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也实现了从世界体系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华丽转身。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2013年到2021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速达到了6.6%,这两年也都在5%以上,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这些年是超过30%,是居于世界第一位的,为全球商品和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复苏和增长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