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表现活跃,截至收盘,创业板指涨超4%,沪指涨近2%报3266点,深成指涨超3%,两市超3800只个股飘红。
北向资金今日一扫流出的态势,北上资金净流入近170亿元,实际净买入127亿元。
盘面上,地产板股全天批量涨停,午后涨停个股数进一步增加至29。券商板块也不甘落后,高开高走。红塔证券、中银证券涨停,国盛金控、广发证券涨超7%,东方财富涨超6%。
从资金流向来看,今日资金颇为青睐券商股,14.94亿元资金流入东方财富,4.67亿元流入中信证券。4.09亿元流入广发证券。
陆股通方面,77亿元北上资金买入东方财富。
业绩与股价背离
从同花顺的证券指数的日K线来看 ,证券板块2022年处于震荡回落的态势。
事实上,证券行业从2018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实现利润正增长。据证券业协会数据,2021年,证券业实现营业收入5024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21.32%。
但颇为诡异的是,券商盈利在增长,股价却在持续下跌。自2021年以来,券商板块估值水平不断下移。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券商本身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券商板块被视作“加杠杆的指数”,与大盘指数同方向涨跌。
由于业绩表现和股市周期密切正相关,所以市场只有在大盘指数需要快速突破某个高点关口,人们才会想到去投资券商板块;除此之外,市场对券商板块多处于漠视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称券商板块是“渣男”的原因。
而A股在2021年表现平淡,进入2022年更是因为中国经济面临三重下行压力,叠加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的不断升温,中美国际关系的扑朔迷离等原因,A股承压下行,这种情况下,更是导致了新基金发行的持续遇冷,因此市场会对券商股的业绩产生担忧。
但最新消息显示,俄乌局势缓和初现曙光。第五轮俄乌谈判第一天取得积极进展,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表示,双方谈判很有建设性,俄罗斯正在采取两个步骤,来缓和与乌克兰的冲突。
这个消息提振了今日的A股情绪,叠加券商基本面稳定,资金开始青睐券商板块。
目前多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券商进入业绩披露密集期。此外前期据24家上市券商的业绩快报显示,其营收及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多家券商营收及净利润增速超过30%,
券商龙头中信证券的2021年业绩更是亮眼。年报显示,2021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65.24亿元,同比增长40.7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31.00亿元,同比增长55.01%;净资产收益率12.07%,同比增加3.64个百分点,每10股分红5.4元。
事实上,A股情绪自从3.16金稳会就开始逐步修复。上周A股市场流动性小幅改善。北上资金净流出规模收窄,净流出127.8亿元;融资余额上升,融资资金净买入4.7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份额增加。股市情绪的回暖将支撑券商业绩的上升。
金融委会议后,维稳组合拳连续出击券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对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和稳定资本市场运行的态度明确。同日,“一行两会”及外管局亦召开会议传达金融委会议精神。
证监会表示,将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
3月17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以降低市场资金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调低股票类业务结算备付金的比例,类似于银行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也形象地将其称之为证券业版本的“降准”。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调降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能够释放超300亿的资金,从而增大自营盘。更为重要的是,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的调降是适度放松券商资金限制,是监管释放出的支持股市发展的利好消息。
未来怎么看?
长期来说,居民财富逐步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为A股的长牛格局奠定了流动性基础。此外,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步提高,以及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叠加全面注册制的推行,A股将迎来新的投资阶段,券商板块也将迎来全新的投资逻辑。
中邮证券认为证券行业的业绩增长存在支撑逻辑。首先是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模式转型所带来的业绩增量,叠加券商基金投顾试点扩张、居民对主动管理业务的需求量增大,基金保有规模有望得到稳定提升而为券商提供源源不断的业绩支撑。此外,创新型业务孕育的新市场所贡献的业绩增量,例如融券规模扩大、场内外衍生品业务需求旺盛、券结基金模式的探索和“投行+投资”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的普及等均会抬升证券公司的业绩水平。
国君证券未来更看好财富管理衍生出的机构业务,继续建议增持非银金融板块,推荐显著受益于权益类资产配置浪潮、在财富管理产业链上更具竞争优势的个股。